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利用可食性包装代替传统的塑料包装是食品包装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种无废弃物的资源型包装技术,可食性包装完美地解决了包装材料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开发研制的各种新型可食性包装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研发:可食蛋白膜是用鱼皮做的 蟹肉棒有层塑料膜,粗心食客常把它一起扔进火锅煮,无意中制造了毒素。但如果用的是可食蛋白膜,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近日,集大生物工程学院教师翁武银就研制出一种这样的膜。 新型包材再续:可食性包装材料鱼皮造 这一科研成果已申请专利。这种可食蛋白膜,高温下可以溶解于水,不仅可以代替蟹肉棒包装的塑料膜,更可以代替方便面调味料的包装,这样,在煮方便面时,把调味袋直接扔进水里就可以了。 翁武银说,这种可食蛋白膜的原材料就是营养丰富的蛋白质。他已经实验出两种,一种是利用鱼肉加工而成的鱼肉蛋白膜,另一种是以鱼皮、鱼头、鱼鳞等边角料为原料的可食性、可降解性胶原蛋白膜,厚度约25微米到30微米。 在翁武银的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这款神奇的蛋白膜。它比保鲜膜稍厚,无色无味,通透性要比塑料膜差一些,但手感和塑料膜一样。 翁武银说,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生产出可以吃的包装膜,关于蛋白膜研究最多的是大豆蛋白。 翁武银曾在日本留学多年,他说,日本人爱吃生鱼片,对裹生鱼片塑料膜的需求也很大。几年前,他们就在研究可食蛋白膜技术。他觉得,自己目前研制的产品,在技术含量上,可与日本技术媲美。 翁武银说,中国水产品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在鱼类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尤其是冷冻鱼片生产和鱼糜加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有统计表明,企业加工冷冻鱼片时,出肉率不到40%,也就是说,生产一吨鱼片,大约产生1.5吨的鱼皮、鱼头、鱼鳞等废弃物,直接丢弃不仅浪费资源,还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食品包装几乎都是使用塑料制品,它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以鱼皮等为原材料,兼顾了可食用性和低碳环保。 翁武银测算,一平方米的可食蛋白膜成本只需0.3元左右。更重要的是,可食蛋白膜不容易老化,在40℃的环境中,它可以保存一年,物理性质不会发生变化。 翁武银说,如果进一步改良可食蛋白膜的防渗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可以制成可完全降解的蛋白膜,替代塑料包装膜,减少塑料膜的使用。 翁武银正考虑通过机械化手段,让可食蛋白膜实现批量生产,让这项专利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可食性包材走进市场 随着低碳环保理念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很多领域都在践行,包装材料领域也是如此。食品加工业迅猛发展,所需的包装也日益增加。据了解,市面上的绿色包装材料有很多种,大体上可以分为重复再用和再生的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可降解材料和纸材料。 重复再用包装材料主要用来包装啤酒、饮料等的玻璃瓶包装,可以反复使用多次;再生的包装材料主要是塑料包装,用物理方法处理后可以制成再生包装容器,用化学方法处理后可以制成再生包装制品。但这两种方法美中不足,只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到最后还要面对污染环境的问题。 可降解材料包装使用完可以自行降解和还原,对环境没有污染;天然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包装回收利用价值很高,技术也很成熟。 可食性包装材料以天然可食性物质(如多糖、蛋白质等)为原料,通过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形成可食性包装膜。根据选材和工艺不同,可分为多糖可食性包装膜、蛋白可食性包装膜、复合型可食性包装膜等。 可食性包装材料作为当前食品包装工业的研究热点,其包装功能多样,不污染环境,取材方便,可供食用,世界各国竞相投入大量资金研制新产品、新技术。国内外对今后可食性包装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功能可食性包装材料、多层可食性包装材料、微胶囊化和类塑料可食性包装材料的开发。这些新型食性包装材料的开发,充分实现了包装材料的功能多样化、性能优良化、资源节约化的特点,同时也适应了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潮流。 文章链接:中国塑料机械网 http://www.86pla.com/news/Detail/36367.html
|